我平時總刷手機看別人拍的短視頻,看著挺熱鬧,自己心里也癢癢了。覺得這玩意兒入門挺容易,不用啥高大上的設備,就一個小手機能行。一開始我腦子一片空白,完全不知道咋下手。但咱不能光想不練,就決定從頭擼起,親測一下入門到底難不難。
我找個安靜的地兒坐那兒干瞪眼,琢磨了半天。這步挺關鍵,沒有好點子啥都白搭。我就回憶最近有啥好玩的事,想想,記起上周幫鄰居修水管結果水噴了一臉,挺有笑點。點子不能太復雜,簡單直接最我就拿張紙亂寫亂畫,先把主線捋清楚:一個搞笑的生活小意外。花了半小時,憋出個草圖,感覺整個人都松快了。
點子有了,我就趕緊上手寫腳本。以為能一氣呵成,結果開頭就卡殼。不會組織語言,咋說咋別扭。我用手機備忘錄試寫:先分幾個段落,比如場景、臺詞和動作。腳本不能寫太長,控制在1分鐘以內,省得拍時累死。我先搞個開場:主角回家開門,水管爆了水亂噴,配上點對白“哎呦我去!”。寫到一半,發(fā)現(xiàn)動作描述不夠細,就停下來補點細節(jié)。折騰半天,終于搞出一份粗糙草稿,勉強能用。
寫完腳本,下一步就是動手準備了。我想著家里有啥用手機當攝像機,找個三腳架支撐它,免得手抖拍糊。場地選了自家廚房,因為水管爆掉那個場景在這兒最好還原。光線方面,我挪來臺燈打光,省得畫面太暗。道具更簡單,水管是我從工具箱翻出來的舊貨,其他啥都不用買。整個過程手忙腳亂,但還挺好玩,感覺像是過家家。
準備妥當,我就開拍了。按腳本順序來:先拍開門畫面,再移機位特寫水管噴水。拍著拍著問題來了——臺詞說錯、動作跟不上腳本,搞出好幾次NG。我樂得不行,倒回去重拍好幾遍。鏡頭不能太死板,我就換了幾個角度,加點兒動態(tài)感。拍完一堆碎鏡頭后,打開手機剪片軟件,學著拼接加背景音樂。剪輯時傻眼了,畫面忽明忽暗,我硬著頭皮調亮度、切節(jié)奏,費了老鼻子勁才整出個成品。
終于搞定后回看視頻,樂得直拍大腿。雖然拍得毛糙,但成就感爆棚,入門就這么四步:想點子、寫腳本、備工具、開拍加剪片。別再猶豫了,啥時候開始都不晚,趕緊操練起來!
*請認真填寫需求信息,我們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(lián)系。